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本报记者 柯佳丽 科技企业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主体。近期,北京、四川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相继出台了针对科技型企业的新政策措施。例如,10月20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局官网发布《关于2025年广东省第二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公告》,公布了2025年广东省第二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10月1日、10月5日,广西壮族人民政府办公厅自治区公布《促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引领地位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国社科院金融战略研究所金融研究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何大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地新政重点培育科技型企业,通过市场化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着力破解科技型企业成长瓶颈。这有利于抓住科技革命和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优化企业成长,有力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新的高质量生产力。完善渐进企业促进体系 从目前的措施来看,各地政府在鼓励科技型企业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其中,企业阶段培育体系的完善措施受到广泛关注。企业渐进发展体系是旨在通过差异化的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促进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有序进步的系统性、层次化成长机制。该机制强调精准识别业务需求,分层分类配置要素,形成“初创企业——成长型企业——龙头企业”的逐步发展路径,构建企业的循环培育链或完整生命周期。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兰立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科技公司来说,进行渐进式发展将有效提高公司的业绩。e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提供合理、适当的激励和补偿。可以为企业提供补贴、项目支持、评价标准等,拓展其技术来源和市场空间,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调发展。有的还提出加强对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为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专利申请提供快速预审服务,缩短专利审查周期,营造有利于科技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提高科技型企业效益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科学技术的推动力、普及性、渗透力日益凸显,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的主战场离子。科技企业往往掌握重大基础技术,具备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新生产力发展的有利条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都大公博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无线监控、无人机探测与对抗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首席执行官谭飞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事实上,对科技公司的末端支持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提升。一是提高科技贷款限额,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二是针对科技企业推出专业化、周期较长的金融产品。目前,许多支持措施已被证明是有效的。今年2月,中信证券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落实资本市场融资‘五项原则’的意见》,提出“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强调“引入长期资金,培育耐心资本,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金融机构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合作,探索发展多种金融服务模式,盘活科技科研资源和成果。在地方层面,科技融资也备受关注。例如,“一些措施”包括“发展和加强患者资本”强调“完善企业贷款贴息和财务担保机制”等。北京改革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田惠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在落实科技融资相关政策时,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等利益相关者要坚持“合作、透明、创新、封闭”的原则 建立健全政策协调和执行机制,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风险管理问题,创新金融工具,提高科技型企业的赢利意识。此外,要建立动态监测体系,跟踪政策执行效果并及时反馈,推动形成“政策-执行-优化”的良性循环。
(编辑或: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采取相应行动。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