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何文英10月20日,国家能源局公布9月份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数据。国家充电设施监测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GAN)总数达到1806.3万台,较上年增长54.5%。福州公顺石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俊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快速增长是产业链上市公司景气度的直接体现。未来,随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产业链上市公司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未来两年将新增约1000万个充电设施。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公布了《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下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指出,到2027年底,日本将在全国新建充电设施2800万个,提供超过3亿个充电设施千瓦的公共充电 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充电服务容量翻倍。行动计划出台后,不少机构认为相关政策将利好产业链。中信证券研报分析认为,按照《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未来两年将新增约1000万个充电设施。这支持充电基础设施教学需求。华泰证券研报认为,《行动计划》有望从高层设计到充电桩行业发展铺路,推动充电桩需求释放。随着行业高质量发展,充电桩、充电模块及运营企业业绩有望改善。产业链上市公司正在加速设计。目前,不少装载设备产业链上市公司已形成从核心零部件、成品设备生产到服务操作的完整闭环,加速技术创新和进步,抢占市场红利。金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一行动计划将大幅增加交流、直流和液冷充电电缆的市场需求。” “我们衡阳基地生产上述产品,目前正处于生产阶段。f 市场发展迅速。未来,我公司将推动高压所需矩形电磁电缆核心技术的研发。“是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的平台模式。”华子科技有限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充电站运营经验,以“智能控制技术”为主要优势。 “目前我们已经在湖南省内建设了200多个充电站(5000多个充电桩),其中重卡站20多个。这个充电平台注册用户超过60万,日均充电量超过50万千瓦时。”一位公司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们的充电桩运营采用集中式云平台部署模式,支持多级权限配置” 和管理,并且可以实现车辆、桩、安装地点的云端一体化管理。平台功能涵盖“运营管理”、支付、数据分析、能效管理、多店层级管理、运营优化等。此外,多家上市公司在反向交易平台上宣布在充电设备领域取得相关突破。龙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目前已建设运营19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拥有直流充电桩117个、交流充电桩68个,总功率容量14576千瓦。四川英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开元芯电与开元芯电签署合作协议,完成首批兆瓦级充电桩交付。订单金额将根据双方进展情况分阶段披露。深圳市城墙核材料有限公司实现大功率液冷充电枪量产并进一步量产er改进了其系列大电流充电枪产品,包括液冷式和风冷式。我们继续巩固我们作为承载武器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当前,政治红利和技术创新的双重推动,正在加速充电电池产业的共同发展。詹俊浩认为:“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引领企业从设备制造商向能源服务商转变,我们希望在储能、微电网等领域看到更多价值的未来。”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