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近日,中信证券、信达证券、苏州证券相继公布“监事会解聘”进展情况。此外,上述各家证券公司均拟撤销公司审计委员会,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按照规定行使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职权。此前,监管规则规定,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经纪、证券资产管理、信贷融资融券、证券承销与保荐等两项以上业务的,证券公司必须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并按照监事会的规定行使监事会职权。相关规定。不应设立监事会或监事。随着2026年1月1日过渡期截止日期的临近,已有20多家证券公司披露了章程变更、监事会解散等相关事项。证券行业正在进入“两会一层”治理(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时代。 3家证券公司“正式宣布”解聘公司审计师。近日,中信证券发布关于修改公司章程、不设立监事会的公告。公司第八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和撤销公司监事会的方案》,同意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同时,公司将废止监事会。董事会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按照《公司法》和国内相关行业规定行使监事会职权。根据修订后的章程,审计委员会的职权将包括《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职责,如检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履职情况、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向股东大会提出提案等。中信证券将上述议案提交股东大会和类别股东大会审议后,再采取过渡措施。此外,信达证券和东州证券近日也透露了“解聘审计委员会”相关事宜的进展情况,两家公司均计划召开临时股东大会11月24日,审议解聘监事会、调整治理结构等多项议案。事实上,今年3月,财新证券和国元证券宣布撤销监事会和监事会。随后,天风证券、兴业证券、财大证券等多家券商宣布拟取消审计委员会。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1日撰稿时,银河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中信建设投资公司等20余家券商已披露公司章程变更及解聘监事会等相关事项。这也意味着,随着中信证券相关预案的披露,各大券商进入“两会一级”治理新时代。截止日期为调整过渡期即将到来。 2024年底,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实施新支持制度规定的过渡期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对首次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和证券期货基金管理机构内部监管机构的协调和过渡期作出了统一安排。其中,《协议》对证券基金和期货经营机构的过渡期提出了以下几点。货运组织同时设立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或者审计委员会的,应当自2026年1月1日起在公司章程中明确选定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或者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内部监督机构。作为内部监督机构,审计委员会按照《公司法》规定行使审计委员会职权,不设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若监事会或选举监事会作为内部控制机构,则不再设立审计委员会。其次,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经纪、证券资产管理、授信与融券、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中两项以上的,董事会应当按照《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设立审计委员会,2026年1月1日前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应当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行使审计委员会的职权。此外,协议规定经营证券、基金、期货的机构上市公司或国有企业也应当符合设立上市公司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构的要求。对于证券公司审计委员会内部监督架构的调整,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所所长辉正告诉经济记者,从“审计委员会”到“审计委员会”的转变,是证券行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董事会以及公司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计师的职能重叠,导致“重复监督和责任模糊”。审计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委员会。引领下,我们能够准确识别风险,主动防范监管关联。这不仅简化了治理层面,也提高了专业监管的有效性,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制度保障。使企业能够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这不仅是组织机构的精简,更是治理能力的飞跃。田立辉进一步表示,监事会废除后,上市券商可以通过加强独立董事、信函披露、合作等方式进一步优化监管职能。一是加强独立董事的职业发展,确保成员具备证券业务和风险管理经验。二是强化履职透明度,定期发布审计委员会监督报告。三是强化协调机制,保留原有监事会支持团队协助过渡。上市证券公司内部监管要“专业、全面、有效”,为优质证券公司构建坚实的治理基础y 行业的发展。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共同行动,风险自担。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