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 郑水英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下,近年来全国企业申请绿色工厂的热情日益高涨。到2024年,全国新建绿色工厂1382家,总数达到6430家,各地逐步培育省市绿色工厂1.6万家以上。为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了《2025年绿色工厂建议实施通知》。业内专家表示,虽然今年的申请流程有所简化,但实质要求更加严格,要求企业用真实的数据讲述自己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制造企业未来需要提高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应用绿色低碳技术。申请要求已更新。英发瑞能正在积极申请绿色工厂认证。英发瑞能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的英发德耀工厂计划借助屋顶太阳能发电和当地丰富的水电,到2024年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高到60%。截至2024年底,英发瑞能已实施节能技改项目200余项,贡献减少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602%。很多。 “获得国家工厂认证”丰富的绿色就相当于拥有一张享有盛誉的绿色名片,可以让企业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吸引更多认可绿色低碳生产的客户。”溥仪,ES英发瑞能总裁办主任G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溥仪发现,2025年,绿色工厂申报流程将更加简单。例如,《通知》规定,企业不再需要登录工业、能源和绿色发展管理平台,如实填报申报完成自评估和提交第三方评估报告。 “这可以让企业减少财务和备案时间成本。”溥仪说。富洁环保控股旗下洁碳科技为企业提供绿色改造、绿色工厂申报服务。捷探科技总监顾春军告诉记者:“今年的绿色工厂申报首次取消了第三方评估报告,采用直接网上申报。管理平台提供政策解读和合规步骤视频,让流程更加便捷。”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也大幅简化。根据《通知》附件,新的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包括低碳能源、资源效率、清洁生产、绿色产品、集约用地5个一级指标。在5个一级指标下面,还有14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由92个减少到14个,使评价更加规范。” CCEP Consult.eng副首席研究员霍越表示。同时,企业申报绿色工厂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濮毅说:“以前评价要求是基于很多定性文件,但今年,定性要求变成了定量评价,我们用数据来评价“工厂的绿色低碳化程度”。 14个二级指标中绿色工厂评价所需的量化指标有11项。在评价指标中,溥仪介绍了重要的性能指标,比如单项产品的性能。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必须达到行业前5%或行业平均水平才能获得积分。值得注意的是,“低碳能源”在评价要求中的权重达到了30%。企业需要计算能源消耗量和消耗强度,并进行碳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多重控制和计算。 “这对企业管理能源和碳排放的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溥仪说。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绿色工厂申报程序已简化,但申请成功难度较大。我认为进入门槛变得更高了。 “公司不能再依赖包装材料来应对评论。企业需要脚踏实地进行绿色转型,用真实、良好的绩效数据为自己说话。因此,申请成为绿色工厂对于真正致力于绿色发展的企业来说更有吸引力,但对于单纯想争名牌的企业来说就困难得多。”辜俊俊说。《通知》还将对国内现有绿色工厂进行动态管理,实现“进进出出”。《通知》提出,连续三年将国内排名后5%的现有绿色工厂从现有名单中剔除。如果发现企业数据或材料造假, 将从名单中删除,三年内禁止再次申请。今年5月,企业积极呼吁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绿色低碳发展纲要》《制造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我国制造业下一步发展的基本方针。霍跃表示,得益于地方政府的鼓励和宣传,以及评估机构的培育和引导,近年来企业应用绿色工厂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主要体现在绿色工厂应用数量快速增加。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到2024年,全国将新增绿色工厂1382家,总数达到6430家,各地正在推动省市两级绿色工厂培育1.6万家以上,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霍跃说。企业申请绿色工厂的重要推动力来自激励政策 各地颁发。霍悦不少企业对获得绿色工厂称号的企业给予2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奖励。真金白银的激励直接降低了企业的转型成本。溥仪介绍,四川省将对成功申请国家绿色工厂的企业给予50万元的奖励。融资方面,部分地区对绿厂醋给予专项信贷额度、贷款贴息、贷款利率下调等政策。 “企业可以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申请碳中和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与传统途径相比,融资成本可降低1%至2%。”霍跃表示。此外,合规要求和市场因素也促使企业宣称自己是绿色工厂。霍跃表示,随着环保法规日趋严格,绿色工厂认证可以帮助企业规避政治风险,实现绿色工厂目标。r 长期合规运营。国内碳市场不断扩大的趋势,正在激励更多企业实施低碳转型。由于国际碳关税政策的影响,绿色工厂建设成为产品出口的通行证。企业在申请绿色工厂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工厂节能改造,从而可以增加企业利润。 “绿色转型本身就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创新,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太阳能发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利用剩余资源等,可以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企业可以显着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春军表示,企业经过认证后可以进入政府采购目录,提高ESG评级。 客户将德要求企业改善工厂管理,满足国际市场对产品碳排放的要求。为实现这一目的,公司“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全面协调相关行动,科学规划“双碳”目标和实施路径。事实上,在另一个层面上,我们通过对国际知名产品申请碳足迹认证来增强我们产品的绿色竞争力。我们在工厂建立并实施绿色、低碳、近零的生产和运营体系。争相申请绿色工厂的背后是技术创新和数字智能。制造企业正在迎来一场以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智能管理为核心的生态转型浪潮。这些场景探索了多种方法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时提高工厂效率。从2021年到2024年,先生。霍悦计划在西部省开展生态产业培育工作。他指出,当地一些能源消耗大、排放高的水泥行业企业通过专项技术改造,克服了转型难关。在高原地区,由于缺氧,水泥熟料的燃烧效率降低。一些水泥企业积极应用富氧燃烧技术和全集成数字模拟技术,大幅度提高窑炉燃烧效率,有效提高单位产品水泥熟料的能源效率。部分水泥企业熟料单位产品能耗已达到参考水平。 CCEP太阳能镇江公司将数字技术与传统工业相结合,融入制造生产环境。部分。该公司将智能设备之间的数据互联生产工厂和智能管理系统TPM和MES系统。不仅可以高效完成自动化生产任务,还可以进行全面的产品检测,发现人眼难以发现的缺陷。公司安装节能设备,淘汰积压产能,升级先进设备,年节电514.6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31.9吨。顾春军表示,许多企业正在通过引进新能源发电和存储设备来实现低碳转型。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收集水、电、燃气、蒸汽等能源数据,并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准确跟踪能源消耗并检测异常情况。诊断、优化编程和预测性维护。那里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从技术上支撑工厂的绿色化、低碳化。霍跃表示,太阳能集成建筑、永磁变频同步离心机、工业余热回收系统、基于互联网的工业能源和碳管理平台等已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此外,碳捕集与利用(CCUS)、氢热电联产、氢冶金、工业固废高值化利用、智能技术等。微电网等技术仍处于示范阶段,成本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数据是我们《绿色工厂宣言2025》工作的重中之重。“绿色工厂的评选对数据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科学。为此,企业应高度重视,将数据系统化”。霍越表示,企业报表中的所有数据,如能耗、水耗、碳排放、资源利用状况等,都应该有完整的原始记录、监测数据和计算基础作为支撑。例如,节能数据应该来自能源管理系统的实时记录,而不是能源管理系统的实时记录。 估计。企业应提前做好准备,尽快上线信息系统。”顾春俊表示。溥仪表示,在绿色工厂转型过程中,数字化能源和碳管理平台的应用成熟度不断提高,成本逐渐降低。“这种平台可以自动采集和计算电、水、气等能源消耗数据,直接生成关键指标代表绿色工厂评价所需的努力。 “这将大大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艾威尔鼓励企业让数据来说话。”溥仪说。对于装修成本,霍跃表示,企业可以充分考虑当地省市的相关激励和补贴政策,利用当地的激励和补贴来覆盖初期投资,并采取逐步实施的策略,优先考虑投资回报率高的装修项目。 同时,我们正在系统准备公司治理,提前完成质量、环境、能源、职业安全健康四大管理体系认证,参照《企业可持续发展披露指引》,每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并按照相关标准开展碳核算。实现改进目标ls,与行业领先者进行比较,制定技术升级和转型路线图。尽快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每日更新